过刊目录

  • 2016年, 第4期
    刊出日期:2016-08-05
      

    论文
  • 全选
    |
    论文
  • 金智青;陆文玉;关元妹;朱珮瑶;
    2016 (4): 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农业信息化建设是闵行区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基础,为有效推进闵行区农业信息化建设,在总结闵行区农业信息化建设成效的基础上,分析了闵行区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依此提出了进一步推进闵行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措施。
  • 林蔚红;沈艳;
    2016 (4): 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进一步推进海宁市农业信息化服务,在分析海宁市农业信息化服务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海宁市农业信息化服务目前所面临的不足和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即从信息资源投入和整合、服务网络建设和延伸、工作机制创新和拓展等,重点阐述了如何提升海宁市农业信息化服务。
  • 胡建荣;胡伟平;杜一新;
    2016 (4): 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促进景宁县农业区域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基于对区域主导产业选择培育基本准则的认识,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做法、成功证例,并结合景宁县当地的区位、自然、资源禀赋条件,提出了景宁县农业区域主导产业选择培育的主要方向。
  • 黄汉新;马美花;
    2016 (4): 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崇明县种粮农民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实地调研,提出了要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必须大力培育和发展粮食生产家庭农场,以增强农业发展内生动力,从而解决今后谁来种地、怎样种好地的问题,加速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最终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目标。同时,对培育和发展粮食生产家庭农场的原则、目标和建议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 赵丽丽;
    2016 (4): 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江苏省现代农业建设以"扩大品牌总量、提升品牌质量"为主线,通过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培育形成了消费者信赖的、具备强大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品牌。现以分析江苏省农产品品牌建设现状为基础,对苏南片区如何开展农业品牌建设与维护进行了探索。
  • 龚卓;
    2016 (4): 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加快推动农村体制创新和美丽乡村建设,金山区以杨家村为试点单位,针对性地开展了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现将改革的具体做法、存在的困难及下阶段工作打算进行总结和分析,以供类似地区参考借鉴。
  • 夏玲;陈庆贯;骆翔;
    2016 (4): 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泰兴市以发展高效规模农业为依托,将葡萄、花木产业等与休闲观光项目相结合,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为继续推进泰兴市休闲观光农业工作,在总结泰兴市现有休闲观光农业模式及先进典型的基础上,分析了泰兴市休闲观光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依此提出了相关的发展建议。
  • 周瑛华;
    2016 (4): 1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使新型职业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能够将高效专业实用技术和规模化经营有效结合,进而推进农村现代化与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发展和进步,以"高效生态养殖技术集成示范"为例,介绍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一些做法,即开发实用高效生产技术、创新职业农民培训方法、组成服务综合体等。
  • 夏国新;
    2016 (4): 1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近两年来,通过对江苏省东台市五烈镇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现状的调查,分析了该镇农机合作社的运作类型、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依此提出了进一步推进五烈镇农机合作社发展的对策建议。
  • 贺磊;宋文静;
    2016 (4): 1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推行粮豆轮作模式,有助于赤峰地区引导农民开展种植结构调整,增加种植效益,提高农民的种植积极性。为进一步提倡和推行粮豆轮作模式,阐述了赤峰地区推行该模式的机遇,并分析了大豆种植的优势及推行粮豆轮作模式的必要性,以供参考。
  • 李林茹;姚丹青;柏友权;陈梁;黄金岳;施袁浩;
    2016 (4): 1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建设和管理好标准化种子质量检测实验室,以崇明县种子管理站检测室为例,从检测室的组织机构、人员、仪器设备和设施环境、检验工作、管理体系运作、档案管理等方面,对如何做好种子检验室的建设和管理进行了论述,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借鉴。
  • 陈宇博;金彬;吴降星;赵丽稳;刘召部;
    2016 (4): 1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进一步推进植物检疫监测工作,以宁波市为例,探讨了当前植物检疫监测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提升监测技术手段、加强科研合作、广泛宣传引导、扩大兼职检疫员队伍等解决对策,并对引入有害生物防治企业开展监测服务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 李建勇;张瑞明;
    2016 (4): 2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植物化感作用是植物间的一种化学相互作用。为在农业生产中合理利用植物化感作用、趋利避害,从植物化感物质的种类、作用机理等角度,论述了植物化感作用的原理,同时着重论述了化感偏害作用、自毒作用、自促作用和互惠作用等四大主要化感作用,且以实例论证了化感作用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并进一步提出了农业生产上有效利用植物化感作用的技术方法。
  • 吕迟华;李昶;
    2016 (4): 2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提高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围绕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农业生产特点,分析了高淳区农业面源污染产生的主要原因,并针对种植业、畜禽养殖业、水产养殖业生产和发展过程中产生面源污染的关键环节,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 沈华芳;
    2016 (4): 2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提高上海市奉贤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水平,对奉贤区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与综合利用现状进行了总结,同时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依此提出了促进奉贤区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与综合利用的主要措施及建议,以期为今后各地区更好地推进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与综合利用工作提供经验借鉴。
  • 陈伟;陈海燕;杨建军;赵安琪;陈芷祺;易凡;
    2016 (4): 2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更好地开发利用北冬虫夏草,以北冬虫夏草为原料,配合金银花、甘草、薄荷、蔗糖等原料,通过正交实验,获得北冬虫夏草饮料的最佳配方:虫草浓度2.5%、薄荷浓度9%、甘草浓度1 2%、金银花浓度9%、蔗糖浓度6%。同时,通过D P P H自由基清除率实验证明,配制的虫草饮料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功能。
  • 陈小倩;曹伟召;奚刚;施圣高;许小辉;左军;杜磊;李国梁;
    2016 (4): 2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索不同盐水浓度对3种草药(玄参、丹参、百合)的盐害指数、成活率等因素的影响,筛选出适合中草药生长的最高盐水浓度,选择玄参、丹参、百合3种中草药,在崇明东滩上实农业园区进行了林地耐盐试验。结果表明,玄参、丹参、百合3种中草药均适宜在崇明东滩农业园区种植,建议种植玄参的盐水浓度低于0.7%,种植百合、丹参的盐水浓度可达1.5%。
  • 朱烈;周宏;许敏球;
    2016 (4): 3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溴虫腈和高效氯氰菊酯在花菜中的残留降解动态和最终残留量,采用气相色谱法(G C-E C D)进行花菜中农药残留检测。结果表明,10%溴虫腈乳油和20%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分别稀释1 000倍和3 000倍,在花菜生长到成熟个体一半大小时,喷雾法茎叶处理1次,在花菜中的原始沉积量分别为1.0 6 0、1.2 8 0 m g/k g。溴虫腈和高效氯氰菊酯在花菜中降解符合动力学曲线,消解半衰期分别为2.0 d、2.7 d。参照我国规定的残留限量要求,溴虫腈和高效氯氰菊酯适合在花菜种植中使用,建议的安全间隔期为
  • 朱将伟;
    2016 (4): 3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土壤中敌敌畏等7种有机磷农药残留,具体方法为先用乙腈萃取出土壤中残留的农药,并使用ENVI-Carb/PSASPE小柱净化,然后用丙酮定容,将处理好的样液用气相色谱仪进行分离检测,最终实现了定性和定量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最低检出限可达0.007μg/g或更低,回收率范围为88.4%~104.0%,RSD为3.3%~6.9%。
  • 范胜;
    2016 (4): 3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优质稻产值高、效益好,大面积推广种植优质稻对推进农业发展与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福建省宁化县近年来的优质稻生产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宁化县优质稻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产量稳步提升、优势效益日益明显,但也存在品种布局杂乱、栽培缺乏良法、优质稻安全高产栽培技术到位率低、产业化环节薄弱、组织化程度不高等问题。为进一步推进宁化县优质稻产业发展,应统一思想认识、加大领导力度、完善优质稻安全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建立产业开发协会和现代企业运行机制、实现产业化经营、实施生产标准、增强产品竞争力等。
  • 向玲洁;杨卫建;黄巧云;罗品忠;
    2016 (4): 3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筛选出适合泰兴市推广种植的水稻新品种,2 0 1 5年进行了不同水稻品种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盐粳1 3号"、"南粳5 2"、"武运粳2 4号"、"扬育粳2号"、"武运粳3 0号"可作为泰兴市水稻生产上的适用品种,其它品种表现不够理想。
  • 王明湖;蒋琪;章志远;
    2016 (4): 4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优质稻种资源是推动水稻生产发展的重要保障,为改造或创新出优良的水稻新品种和新品系,对水稻种质资源的多样性、现代分子技术与水稻种质资源、我国利用水稻种质资源取得的成就等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同时探讨了稻种资源未来的研究重点和方向。
  • 蒙辉;苏晖;仲军;史秀峰;王云智;金旭生;羊彬;安淑刚;赵田芬;
    2016 (4): 4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促进苏北沿海垦区(盐碱地)水稻获得高产,以"武运粳21"、"南粳9108"、"淮稻5号"为供试材料,研究了当前海丰地区部分水稻主栽品种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供试品种中"淮稻5号"产量最高,其高产主要是通过提高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千粒重和确保相对较高的每穗粒数来实现的;各品种全生育期相差不大,但"淮稻5号"抽穗前天数明显较其他品种长,但其成穗率相对不高。
  • 何水华;陈飞;许国萍;周汨;吴国锋;姚存应;
    2016 (4): 4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筛选出适合大丰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水稻品种,通过对搜集到的几个水稻品种进行农艺性状和产量、品质调查,研究分析了不同水稻品种产量和品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苏秀8 6 7"是高产、优质兼顾型品种,不仅产量高、品质优,而且抗病性、适应性较强,可作为大丰地区优质水稻品种种植。
  • 张小英;陈露;宋学堂;杨一琴;
    2016 (4): 4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香晚粳222"米饭偏软,口感极佳,是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育成的早熟晚粳稻,具有优质、高产、稳产、抗病等特点。为促进该品种的推广种植,现将其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进行总结和介绍,以供参考。
  • 陈鲁妙;寿建尧;
    2016 (4): 4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中早39"是由中国水稻研究所选育的优质、高产、高抗、常规早籼新品种,诸暨市于2009年引入并进行试验示范。为进一步促进"中早39"的大面积推广种植,现将超级早稻"中早39"在诸暨市种植的特征特性和机插育秧操作技术规程进行总结,以供参考。
  • 周锋利;张文芳;沈卫平;须奕骎;樊丽萍;诸光明;陈晓锋;周秋兰;
    2016 (4): 4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嘉晚12-3"是上海市嘉定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选育的早熟晚粳水稻新品系,该品系属于香型软粳品种,分蘖力强、抗倒性强、田间病害轻、稻米直链淀粉含量较低、高产稳产,适合于上海地区机插栽培。为促进"嘉晚12-3"的推广种植,现将其机插配套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总结和介绍,包括播前准备、高质量移栽、田间肥水管理、病虫草防治等。
  • 钱文东;费建峰;鲍莉萍;蒋文元;
    2016 (4): 4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武运粳29"是于2007年杂交选育而成的早熟晚粳品种,具有高产、稳产、质优、适应性好、抗逆性强等特点,适宜于苏南及江苏沿江地区栽培种植;主要栽培技术要点包括适时播种、培育适龄壮秧、适时移栽、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管好水浆搁好田、抓好病虫草害防治等。
  • 吕以忠;周凤明;滕志英;孙春生;张琦;陈英;陈素芳;李建芹;乔红梅;屠灿英;
    2016 (4): 4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华粳5号"是江苏省大华种业集团有限公司选育的中熟中粳稻品种,具有品质优、产量高、生育期短、可有效调节茬口、经济效益显著等特点。为促进"华粳5号"的推广种植,现将其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进行总结和介绍,包括适期播种、合理密植、科学运筹肥水、病虫草害防治等。
  • 夏肄锋;
    2016 (4): 5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武运粳31号"是由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选育的早熟晚粳新品种,通过2013、2014年的多点种植试验,总结分析了该品种在苏州地区的机插种植表现,并依此总结了其在苏州地区适宜的机插秧栽培技术要点,以期为"武运粳31号"在苏州地区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 池建云;薛瑞敏;王绘华;蒋其根;胡大明;
    2016 (4): 5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青香软粳"是经系统选育而成的香型、软米类早熟晚粳新品种,具有米质优、产量高、田间病害轻、综合抗性好、熟期较早等特点。为更好地促进该品种的推广种植,总结了"青香软粳"在青浦地区直播、移栽示范推广的种植表现及配套栽培技术,以供大面积生产参考。
  • 楼再鸣;高兴友;
    2016 (4): 5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索基质育秧在水稻生产中的推广应用价值,解决目前机插早稻的育秧难题,特进行了水稻基质育秧与纯泥土育秧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基质育秧具有秧苗素质明显提高、有效穗数增加、易形成大穗等优势,且增产、增效作用明显。
  • 曹秀娟;张珍;季青;
    2016 (4): 5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索常规稻"秀水134"机穴播技术,进行了机穴播不同种植密度与人工直播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机穴播的产量均高于人工直播,平均每667m~2增产16.2kg;机穴播的生育进程较人工直播早,各个发育阶段都提早2~3 d;以机穴播25 cm×10 cm处理的产量最高,每667m~2达654.6 kg。
  • 孙长锋;刘琴;孙永莲;
    2016 (4): 5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索优质水稻"南粳9108"不同栽插密度对其产量及群体形成的影响,特进行了相关试验。结果表明,"南粳9108"在里下河稻区采用毯苗机插或人工栽插,每667m~2栽插密度为1.71万~1.85万穴,每667m~2总颖花量可达3000万朵以上,且结实率、千粒重均较高,每667m~2产量可达700kg以上。
  • 葛家颖;杨朝华;
    2016 (4): 5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掌握"武运粳3 0号"在溧阳市种植的适宜机插密度,特进行了该品种机插密度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溧阳市种植"武运粳30号"以株距12.0~14.0 cm、行距30 cm进行机插较为合理,能建立合理群体结构,且产量较高。
  • 唐建芹;顾春军;纪惠忠;
    2016 (4): 5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索不同耕作方式对常规水稻"秀水134"产量的影响,开展了3种不同耕作方式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复式耕翻方式对机穴播水稻"秀水134"的出苗最好,产量最高。
  • 蔡小盈;
    2016 (4): 5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给机插单季晚稻生产实践提供合理依据,特开展了播期对机插单季晚稻秧苗素质和产量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甬优17"与"甬优538"在平阳县作单季晚稻机插种植,适宜的播期均在5月底至6月初。
  • 钟剑文;卞国珍;魏广彬;孙和平;童璐;朱萍;徐蕊;
    2016 (4): 6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提升机插水稻育秧期的灌溉效率和灌溉质量,研究了微喷灌溉对秧苗素质和产量的影响及其在节水、灌溉速度方面的优势。结果表明,采用微喷灌溉的秧苗素质、产量与跑马水灌溉相当,均能达到较高的产量水平,成秧率均在85%以上,播后15~20d,株高适宜、白根多、盘根好、苗粗、黄叶少,符合壮秧要求,且每667m2产量均达700kg以上。同时,采用微喷灌溉的灌水速度更快,节水、节电效果明显。
  • 王利军;郑超;王杏娟;
    2016 (4): 6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提高杂交粳稻制种产量,选育柱头外露型粳型不育系已成为很多水稻育种工作者的必然选择。而在柱头外露的情况下,具有较高的柱头活力非常重要。现就新选育的柱头外露粳型不育系"浦粳06A",开展了其柱头活力测定试验。结果表明,"浦粳06A"在开花后前8d平均异交结实率仅为20.2%。"浦粳06A"无论在自然状态下还是作套袋处理,其异交结实率表现相似,均是在前几天保持较高的异交结实率,之后便显著下降,直至完全丧失柱头活力,但在自然状态下的异交结实率上稍微低于套袋处理。
  • 蒋桂香;孙研;
    2016 (4): 6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淮麦33"是淮安市农科院选育的半冬性中熟小麦新品种,其生产潜力较大。为促进"淮麦33"在淮安地区的种植推广,阐述了其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其在淮安地区种植的注意事项,以供参考。
  • 陈俊涛;杨树德;徐理军;方康书;
    2016 (4): 6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翔彩糯4号"具有丰产性好、品质优、色彩斑斓、口感粘香甜等特点,深受广大居民青睐,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为促进该品种的推广种植,对其选育经过、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和介绍。
  • 徐波;怀向军;苏明;倪巧林;
    2016 (4): 6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究淀山湖本地青虾高效生态养殖模式,特进行了淀山湖本地青虾早繁苗试验和高效养殖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早繁苗试验每667m~2平均产苗约60万尾;高效养殖对比试验,试验组(种植黄花草)青虾体长范围3.7~6.4cm、体重范围1.34~5.29g、平均体重2.9g、青虾个体规格5cm的占35%以上、平均每667m~2产量为70kg,与对照组(未种植水草)相比,优势明显。
  • 马犇;
    2016 (4): 6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鉴于上海某鸭场成年种鸭出现产蛋率下降、死亡率升高的现象,为有效解决此问题,通过鸭/鸡胚接种,进行了血凝及血凝抑制实验,对分离的病毒进行了鉴定,最终基本确诊为鸭新城疫和鸭坦布苏病毒混合感染,其发病原因是由于新城疫病毒引起鸭群抵抗力下降,导致并发坦布苏病毒感染。
  • 朱彬彬;杨储丰;郁海东;
    2016 (4): 7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桃树是上海市林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桃也是上海市最具影响力的地方特色农产品之一。为支持和引导桃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在总结上海市桃生产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桃生产存在的问题,并对2015年推进上海市桃生产的相关工作措施进行了总结,以供参考。
  • 张丽华;
    2016 (4): 7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实施"菜篮子"基地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规范农业生产,实现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质量监控,能使农产品生产逐步走上安全、标准的轨道,且能提升产品质量、打造农业品牌、增加农民收入。为给类似地区提供参考借鉴,介绍了南通市通州区推进"菜篮子"基地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采取的相关举措。
  • 杜龙飞;
    2016 (4): 7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促进老桃园改建技术的推广应用,以周浦镇老桃园为例,从改建技术背景、改建规划、老桃园清理、苗木定植、栽后管理技术和改建成效等方面介绍了老桃园改建技术,以供广大桃农参考。
  • 项玉英;陈剑;泮李辉;何玲玲;
    2016 (4): 7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提高"新川中岛桃"果实品质,进行了套袋与不套袋对其果实品质影响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套袋能明显提高"新川中岛桃"果实的外观及内在品质,提高其商品性和经济效益。
  • 郁巍;姚莉英;
    2016 (4): 7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筛选出适合上海金山地区嫁接西瓜用的砧木,特开展了嫁接西瓜砧木筛选试验。结果表明,砧木品种"亲水瓜"、"京欣砧王"嫁接的西瓜产量较高和品质较好。
  • 刘沂华;程勤海;杨丽;尤滨乾;沈建利;徐黎炯;
    2016 (4): 7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给槜李合理施硼提供依据,研究了硼肥不同喷施方式对槜李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早春发芽前至花蕾露白期和开花后幼果期叶面喷施硼肥溶液各1次,可有效提高槜李果实产量,增加单果重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果实总酸含量,促进槜李果实外观、口感品质提升,提高其综合种植效益。
  • 罗建秀;董强;
    2016 (4): 8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筛选出适合江苏淮北地区早春播种的菜用大豆品种,进行了7个菜用春大豆品种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淮鲜14-01"种植效益较高,可作为淮安地区主栽品种的替代品种;"苏奎14-6"产量最高,但采收期偏迟,建议推迟播种时期,在鲜食春大豆采收结束后上市,以提高其经济效益。
  • 尹正红;施桂仙;李荣琼;杨丽琼;
    2016 (4): 8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五月绿"菜豆在昆明地区经多年引种试验及筛选,表现为抗衰力强、早熟、丰产、品质好、经济效益高等特点。为促进"五月绿"菜豆在昆明地区的进一步推广种植,现将其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进行总结介绍,栽培技术主要包括田块选择和平整、播种、间苗定苗、肥水管理、病虫防治、适时采收等。
  • 吴春芳;卞晓春;刘水东;
    2016 (4): 8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解决人工春化蚕豆种植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对鲜食蚕豆人工春化设施高效栽培关键技术进行了总结,包括品种选择、移栽技术、设施栽培管理(即温湿调控、株高控制、科学控水、巧施基肥等)、适时采收等,以期为鲜食蚕豆的大面积推广提供技术支撑。
  • 李虹;
    2016 (4): 8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解决生态林地种植结构单一、经济效益差等突出问题,根据生态林地的特点和生产性能,在单项栽培关键技术试验的基础上,集成、总结了一套适宜崇明县林地推广应用的双孢菇、鸡腿菇高产栽培技术,包括田块选择、播种及播种后管理、覆土及覆土后管理、出菇期管理、病虫防治、适期采收等。
  • 高建峰;韩国新;徐明芳;陈雪明;丁瑞芬;黄海;任同辉;
    2016 (4): 8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推进苏南地区耕地质量建设,以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为例,分析了苏南地区耕地质量建设中应注意的土壤酸化、土壤物理性状改变、土壤重金属污染、补充耕地的质量建设等问题,以确保耕地能保持足够的地力水平及不受污染,从而保证农作物高产、稳产以及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 刘阿梅;
    2016 (4): 8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给土壤重金属镉污染治理提供依据,综述了重金属污染的产生原因,并以土壤重金属镉污染为例,在分析其对植物的危害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关土壤重金属镉污染的修复方法。
  • 陈奇;唐翼骋;吴臻;孙富林;
    2016 (4): 9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促进直播稻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以"武运粳23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两种不同肥水管理方式对直播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肥水管理方式相比,优化方式可减缓直播稻分蘖过快的增长和消亡速率,降低了高峰苗,提高了茎蘖成穗率;缩短了株高和基部节间长度,降低了倒伏风险;促进了直播稻穗、粒、重协调发展,显著提高了直播稻产量,与常规肥水管理相比增产6.4%。
  • 盛金元;吴英英;王瑛;
    2016 (4): 9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给新型缓释肥料在水稻生产上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特进行了新型缓释肥的应用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应用水稻新型缓释肥草酰胺实现了一次性施肥,且有一定的节本增效作用;与常规施肥相比,配方施肥也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 陈文佳;薛瑞敏;吴炜;席东;陆强;
    2016 (4): 9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水稻"浦优22"在不同氮肥用量及运筹比例下的产量规律,探索该品种的最佳施肥模式,特开展了相关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氮肥用量对"浦优22"的产量影响主要表现在有效穗数和每穗总粒数上。在氮肥运筹方面,拔节孕穗期适当增加氮肥投入量能增加每穗总粒数,从而提高产量。综合分析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种植水稻"浦优22",每667m~2纯氮施用量宜为18kg,基蘖肥∶穗肥以7∶3为较适宜。
  • 张桂林;王成科;吴君英;
    2016 (4): 9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验证艾萨斯水稻专用控释肥和马拉松水稻专用缓释掺混肥料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2015年在金山区金都水稻种植基地开展了相关肥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施用马拉松水稻专用缓释掺混肥的水稻增产1.83%,但其肥料成本较高,经济效益反而略有降低,每667m~2减少23.46元;而施用艾萨斯水基包衣控释肥,虽然其肥料成本和人工成本比常规施肥略低,但比常规施肥减产4.52%,每667m~2经济效益减少74.93元。
  • 吴双双;吴超群;施建国;
    2016 (4): 9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讨缓释肥在水稻上的施用效果,在崇明3个示范点进行了其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施用缓释肥,在减氮1 0%条件下,仍能提高水稻产量且促进节本增效。
  • 王建冬;石磊;
    2016 (4): 9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验证缓释肥在人工直播水稻上的施用效果,特开展了其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缓释肥增加了水稻的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和每穗实粒数,提高了结实率和千粒重,从而提高了水稻产量。
  • 张春明;邱韩英;吴刚;赵铁铮;
    2016 (4): 9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筛选出适合宝山区机插水稻秧苗生长的基质,2014年进行了水稻育秧基质不同肥土配比的育苗试验。结果表明,肥土比为6∶4的机插水稻育秧基质能明显提高秧苗素质,增加秧苗苗高和白根量,促进水稻茎秆生长,增加秧苗地上部鲜重;在大田栽培中可有效缩短水稻缓苗期、发棵快,提高分蘖成穗率,建立合理群体,从而提高水稻产量。
  • 魏广彬;金军;钟剑文;孙和平;朱萍;童璐;徐蕊;李勇;
    2016 (4): 10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明确基质拌和壮秧剂的育秧效果及其必要性,选用3种壮秧剂产品,研究了使用壮秧剂拌和基质后对水稻秧苗素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拌和供试壮秧剂对水稻秧苗的成秧率、不定根数、盘根力3个指标均无显著影响,但能显著降低秧苗的整齐度;与供试基质拌和后,两种壮秧剂产品对水稻秧苗有显著的矮化、增粗、减少黄叶数的作用,另一种壮秧剂处理的水稻秧苗各项指标均与对照非常接近;各基质拌和壮秧剂处理均不能显著增加水稻产量。因此,建议采用纯基质育秧,并在适宜的秧龄移栽,避免使用超龄、超高秧苗;如秧苗不能适期栽插,可选用喷施类壮秧
  • 陈冬萍;高定如;冯维松;
    2016 (4): 10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索丰卉缓释尿素减量使用在小麦生产上的增产效果,在田间条件下,比较了丰卉缓释尿素减量使用和常规尿素常量使用对小麦产量及植株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丰卉缓释尿素在小麦拔节期及剑叶期作为拔节孕穗肥施用,其最佳用量为常规尿素的6 0%,即分别为1 6 5、3 7.5 k g/h m 2时,其增产效果最好。同时,丰卉缓释尿素减量使用后,其氮肥利用率显著高于常规尿素,既节约了氮肥用量,又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
  • 王安邦;顾正中;周羊梅;杨子博;
    2016 (4): 10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给中筋小麦"淮麦28"机插秧茬口高效栽培提供依据,分析了不同播种密度、不同氮肥用量及运筹对"淮麦28"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不同播种密度、不同氮肥用量及运筹对机插秧茬口"淮麦28"的产量及其结构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每667m~2基本苗达18万苗、每667m~2施氮量为18kg、氮肥运筹5∶1∶4时,能获得较高的产量和最佳的经济效益。
  • 林力;王敏芬;陈建晓;白翠云;侯本军;
    2016 (4): 10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膜下水肥一体化高效滴灌栽培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灌溉栽培技术,具有节水、增产、省工等效应。为解决海南省在旱坡地难以种植玉米等农作物的问题、开发海南省大面积旱坡地资源,特研究了膜下水肥一体化高效滴灌栽培技术在鲜食玉米生产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膜下水肥一体化高效滴灌栽培技术在鲜食玉米生产上应用具有明显的优势,比应用常规喷灌技术节水35.2%、增产26.7%、每667m~2节约用工量6d。
  • 邵保康;钱志红;丁振涛;
    2016 (4): 10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进一步提高梨果的品质和产量,特进行了喜冲冲TM系列水溶肥等肥料产品在梨树上的使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梨树萌芽开花期、枝叶生长座果期、果实膨大初期,使用喜冲冲TM系列水溶肥等肥料配成溶液对梨树进行喷施和浇根,与常规对照施肥相比,能显著提高单果重,提高糖度0.40%;施肥处理每667m~2产量为3360kg,增产7.14%;施肥处理每667m~2收益为39450元,增收6.47%。
  • 顾马兵;张夕林;
    2016 (4): 10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正确评价10%嘧菌酯微囊悬浮剂(CS)防治水稻纹枯病、穗颈瘟的效果及其最佳用药量等应用技术,于2015年进行了其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用嘧菌酯防治水稻纹枯病、穗颈瘟效果明显,适期用药1次,对纹枯病的防效可达85%左右,对穗颈瘟的防效可达80%以上。用嘧菌酯防治水稻纹枯病每667m~2经济有效用量为75g,防治穗颈瘟每667m~2经济有效用量为90g。纹枯病防治适期为穴发病率在5%左右时用药,以后视纹枯病发生情况,再择机用药;穗颈瘟用药适期为破口抽穗5%~10%时进行第1次用药,隔5~7d后再用药1次。
  • 钮敏华;浦杏琴;李国平;张云玉;李志鹏;
    2016 (4): 11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筛选出防治水稻纹枯病的高效药剂,选取3种新型复配药剂和1种常规药剂,进行了不同药剂种类和浓度的田间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纹枯病发生初期,每667m~2用20%噻呋·己唑醇悬浮剂40~50mL或40%粉唑·嘧菌酯悬浮剂30~40mL或18%噻呋·嘧苷素悬浮剂40mL,均能起到理想的防治效果,持效期可达20d左右,且对水稻生长安全。
  • 郭兰;王伟民;胡永;张琳;王祎颖;袁婷婷;陶晴雯;
    2016 (4): 11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明几种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特进行了其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每667m~2用24%己唑·嘧菌酯SC20~30mL或250g/L嘧菌酯SC30g或75%肟菌·戊唑醇WG15g对水稻纹枯病防效较好,且对水稻生长安全。
  • 周丽娜;
    2016 (4): 11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寻找出更好的浸种药剂以替换17%杀螟·乙蒜素WP,于2015年进行了浸种药剂25%氰烯菌酯SC防治水稻恶苗病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使用25%氰烯菌酯SC浸种后,水稻恶苗病秧田病株防效、穗期病穴防效、病株防效均为100%,与17%杀螟·乙蒜素WP的应用效果相当。
  • 吴卫贤;关洪丹;张有为;
    2016 (4): 11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验证75%肟菌脂·戊唑醇水分散粒剂防治水稻稻曲病兼治稻瘟病的效果、安全性及对水稻的增产作用,于2015年进行了其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75%肟菌脂·戊唑醇水分散粒剂综合防效好,增产作用明显,且对水稻生长安全。
  • 王智;夏汉炎;张夕林;
    2016 (4): 11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明确杀菌剂45%肟菌·己唑醇水分散粒剂等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穗颈瘟、稻曲病的防治效果,为其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特进行了该药剂的相关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破口5%~10%时,每667m~2用肟菌·己唑醇20g防治1次,对水稻纹枯病、穗颈瘟的总体防治效果较好,防效达80%左右。
  • 宋早芹;孔祥英;张文杰;赵元凤;
    2016 (4): 11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油菜菌核病是影响仪征市油菜产量的重要因素,一般发生年份病株率达10%~30%,重发生年份病株率高达80%以上,一般减产为10%~70%。为探索防治油菜菌核病的有效药剂,2015年进行了咪鲜胺和多酮的防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多酮对菌核病的防效为32.25%,咪鲜胺对菌核病的防效达81.13%,即咪鲜胺防治菌核病的效果明显优于多酮。
  • 潘玲;潘芹龙;王红梅;廖玲玲;陆依雯;
    2016 (4): 12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明几种不同药剂对水稻田螟虫的防治效果,特进行了相关试验。结果表明,每667m~2用200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mL、10%阿维·氟酰胺悬浮剂30mL,对水稻螟虫的防效较好,且对水稻生长安全。
  • 朱桂明;顾雪梅;宋燕;
    2016 (4): 12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验证35%噻虫嗪悬浮种衣剂对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适宜剂量及持效期,从而为该产品的推广使用提供科学依据,2015年开展了其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5%噻虫嗪悬浮种衣剂对小麦蚜虫防治效果显著,且对小麦生长安全,从延缓抗药性的角度考虑,建议该药剂的使用量为150~350g/100kg种子较为适宜。
  • 谢士杰;柴荣耀;吴华新;王立;沈群超;
    2016 (4): 12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获得药剂最佳对水量,选择常用的背负式电动喷雾器,进行了药剂不同对水量对单季晚稻穗期褐稻虱防治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使用3WBD-16型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喷雾、每667m~2用25%吡蚜酮SC50g条件下,药剂不同对水量,对单季晚粳稻穗期褐稻虱的防治效果存在显著差异。以每667m~2对水50kg的防治效果最好,其次为每667m~2对水60kg。考虑到喷雾器的容量及劳动力成本等问题,建议每667m~2对水量以45~48kg为好。
  • 朱桂明;顾雪妹;宋燕;
    2016 (4): 12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明10%五氟磺草胺OF对水稻直播田杂草的防除效果、持效期、适宜剂量及安全性等,为该农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特进行了相关防效试验。结果表明,10%五氟磺草胺OF对直播稻田杂草的防除效果显著,建议在水稻3~5叶期、稗草等杂草2~4叶期用药,每667m~2适宜用量为15~20mL,对防除禾本科杂草中的稗草,莎草科杂草中的异型莎草,阔叶杂草中的耳叶水苋、陌上菜等,均有较好的防除效果,且对水稻生长安全。
  • 梁红新;孙竞;徐丽丹;夏秋霞;吴德君;
    2016 (4): 12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有效防除旱直播稻田的杂草,选用32%仲丁灵·苄嘧磺隆等5种药剂进行了旱直播稻田杂草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药后32d,每667m~2用40%噁草·丁草胺150mL+10%苄嘧磺隆20g、24%吡嘧·丙噁40mL、47%异丙隆·丙草胺·氯吡嘧磺隆140g的防效较好,总草株防效分别为92.5%、92.1%、91.3%,鲜重防效分别为90.9%、89.2%、85.9%,这3种药剂可作为示范药剂推广使用。
  • 陈国平;胡育海;
    2016 (4): 12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明0.3%五氟磺草胺GR对直播水稻田杂草的防除效果、持效期、适宜剂量及安全性等,为该农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特开展了其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0.3%五氟磺草胺GR对直播稻田杂草的防除效果显著,在水稻2~3叶期、稗草等杂草2叶期前直接均匀撒施,每667m~2用750~1000g,对稗草、异型莎草、耳叶水苋等杂草均有较好的防除效果,且对水稻生长安全。
  • 周辉;欧阳玉朋;王美娥;陈明;袁晓明;叶高潮;赵田芬;
    2016 (4): 12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明确3个厂家提供的不同类型氰氟草酯对直播稻田杂草的防除效果,特进行了其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江苏华农生物化学有限公司提供的15%氰氟草酯防除直播稻田禾本科杂草千金子和稗草效果较好,防治效果和美国陶氏益农提供的100g/L氰氟草酯乳油最为接近,施药时期以水稻3~4叶期、禾本科杂草2~3叶期为最好,每667m~2推荐用药量为80g,且对水稻生长安全。江苏快达农化有限公司提供10%氰氟草酯和江苏丰山农化有限公司提供20%氰氟草酯对直播稻田杂草的防治效果较差,且江苏丰山农化有限公司提供的20%氰氟草酯对水稻有
  • 杨晓强;王崇明;周益民;石磊;钱曙光;
    2016 (4): 13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加快90.8%禾草敌乳油的推广应用,2015年进行了其单用及混用防除水直播稻田杂草的田间小区试验和小面积示范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直播田在第1次用药的基础上,一般掌握在稻苗5叶期、禾本科稗草和阔叶杂草芽期至2~3叶期之前用第2次药。单用配方,每667m~2用90.8%禾草敌乳油150~250mL;混用配方,每667m~2用90.8%禾草敌乳油75~100mL+1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30g或90.8%禾草敌乳油75~100mL+10%吡嘧磺隆可湿性粉剂20g。采用喷细雾法防除,喷雾均匀周到,每667m~2
  • 李引龙;黎辉;
    2016 (4): 13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明兴农药业(中国)有限公司生产的48%二甲·灭草松水剂对水稻直播田阔叶杂草及莎草科杂草的防除效果、持效期、适宜剂量及安全性等,为该药剂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特开展了相关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8%二甲·灭草松水剂对莎草科杂草中的异型莎草和阔叶杂草中的耳叶水苋、陌上菜等均有优异的防除效果。建议每667m~2用量120~140mL,即可取得理想的防除效果。
  • 苏引华;陈时健;
    2016 (4): 13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明30%唑草酮·炔草酯WP对小麦田禾本科杂草及阔叶杂草的防除效果、持效期、适宜剂量及安全性等,为该农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特开展了其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0%唑草酮·炔草酯WP对小麦田杂草的防除效果显著,在小麦3叶期后、杂草2~4叶期用药,每667m~2用量20~30g,对禾本科杂草中的看麦娘、菵草和阔叶杂草中的牛繁缕、荠菜等杂草均有较好的防除效果,且对小麦生长较安全。
  • 金桓先;
    2016 (4): 13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浦益农法是由上海浦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应用生物技术取代化肥、农药的作物种植体系,有助于生产出安全健康的农产品及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为促进浦益农法的推广应用,现将其技术核心和物质基础及应用实效进行介绍,以供参考。
  • 韩东进;张宜;
    2016 (4): 13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浦益益生菌农法是完全取代化肥、农药与化学除草剂的益生菌农业种植产品及其使用方法。为检验浦益农法种植的实际应用效果,为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特进行了其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浦益农法种植以生物有机肥为基肥,对改土培肥、改良土壤生态环境有一定的作用。但种植方法成本较高,最终每667m~2净产值比常规种植减少302.3元。
  • 杨子峰;陈伟强;杨祥田;
    2016 (4): 14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台州市常见的西兰花茬种植模式有秋冬-春西兰花、秋冬西兰花-早稻、秋冬西兰花-南瓜、秋冬西兰花-西瓜等,为促进台州市西兰花茬种植模式的推广应用,现将其茬口安排、经济效益进行总结。同时,介绍了秋冬西兰花-早稻种植模式早稻种植技术要点,以供参考。
  • 刘静;
    2016 (4): 14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经实践研究,海门市临江新区的大蒜-青毛豆种植模式经济效益明显,为促进该种植模式的推广应用,对其相关栽培技术进行总结,主要包括茬口安排、品种选择、栽培技术、采收等,并分析了该技术模式的产量与效益。
  • 2016 (4): 14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2016 (4): 15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上海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前身为上海市农产品质量认证中心,成立于2000年11月,是负责上海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认证的专门机构。与上海市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上海市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办公室合署办公。中心下设办公室、标准科、认证科和监管科四个科室。主要职能为:(1)负责上海市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认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的材料受理及上报等管理工作;
网站公告 更多
作者园地 更多
编委会成员单位 更多